【本报讯】政府继续加快煤炭下游产业发展,作为减少对液化石油气(LPG)进口依赖的战略举措,每年LPG进口值高达80万亿盾,其中是开发二甲醚(DME)作为LPG的替代品。
日前,经济事务统筹部长Airlangga Hartarto声称,印尼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可持续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印尼每年进口约80万亿盾的液化石油气(LPG),其中包括能源补贴。我们必须推广这项技术,设计能源领域,能尽快替代LPG。”
他强调说,煤炭下游化不仅关乎附加值,也是国家能源独立战略的部分。
除了液化石油气 (LPG) 之外,印尼仍然严重依赖进口甲醇,而甲醇是生物柴油发展所需用的。
实际上,他声称, 目前,印尼只有东加里曼丹的一家甲醇工厂。“我们不想发展生物柴油,但甲醇仍需要进口。我们的甲醇产能已达到200万吨了。”
Airlangga 续称,政府已制定多项激励措施,吸引下游化产业的投资,包括为二甲醚 (DME) 项目设立经济特区 (SEZ)。
他乐观地说,除了税收优惠外,政府也为机械采购提供激励措施,并为签订包销协议提供支持,这些协议可由 Pertamina 等国有能源公司执行。 “法律已经准备就绪。财政和经济特区方面的便利条件已经到位。剩下的就是众议院(DPR)和投资部(HNA)的实施和支持。至少能在两年至三年内获得成功。”
Airlangga补充说,目前,二甲醚(DME)的开发正在等待运用适当的技术。
即便与美国的合作因各种原因被取消,但他表示,二甲醚下游化技术在许多其他国家都已具备。
他阐明,根据《矿产和煤炭开采法》的规定,二甲醚被认为是替代液化石油气(LPG)的战略解决方案。“现在是鼓励下游化的最佳时机,因为煤炭价格低廉。”
除此之外,Airlangga声称,这种下游化也支持Prabowo Subianto总统的“Astacita”愿景,即实现能源独立、创造就业机会并支持净零排放目标。“众议院、政府和私营部门需要鼓励印尼企业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净零排放。然而,我们也必须确保煤炭仍是印尼传统的出口支柱。”(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