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监察员:公众与银行信贷意愿低迷
-

Yeka Hendra Fatika
【本报讯】印尼监察员(Ombudsman RI,ORI)评估指出,目前公众与银行在申请或发放信贷方面依然保持“观望”态度。
ORI委员Yeka Hendra Fatika 9月30日(周二)在雅加达举行的“协作提升公共银行服务能力”焦点小组讨论(FGD)上表示:“公众和银行之所以在申请或发放贷款时保持观望,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前银行业犯罪案件日益频发。”这一表态次日(周三)在雅加达再次得到确认。
从贷款申请者的角度,他指出,公众对银行可能滥用个人数据心存疑虑。
Yeka表示,数据安全已进入严峻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客户数据的保护。
与此同时,从贷款方的角度来看,他透露,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对向公众放贷持谨慎态度,担心可能出现违约风险。
“更何况,贷款申请人还可能在行政环节弄虚作假,例如在房产评估或工资单上造假,最终导致融资停滞。”他说。
因此,他对政府向银行注资200万亿盾的政策能否真正奏效表示怀疑。
他提醒称,银行可能会利用这笔资金发放虚假贷款,以完成目标任务。
所谓虚假贷款,是指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所依据的数据或文件并不真实,或由银行内部人员或其他相关方伪造。
“在当今信息技术手段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银行犯罪似乎难以根绝。银行始终会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因为资金来源就在这里。”Yeka强调。
此前,财政部长普尔巴亚·尤迪·萨德瓦强调,政府绝不容忍任何腐败行为,其中包括在向五家国有银行协会(Himbara)成员行分配200万亿盾贷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虚假贷款。
此番表态是针对印尼反贪委员会(KPK)此前关于警惕虚假信贷行为的呼吁作出的回应。
“如果他们(银行)真的发放虚假贷款,一旦被发现,就会被逮捕并开除。但至于他们是否敢于在如此大规模资金中操作虚假贷款,我也不确定。”普尔巴亚于9月19日(周五)在雅加达财政部办公楼表示。
他补充称,这笔资金将通过各银行自身的业务机制进行管理,政府不会直接干预贷款投放。(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