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农业机械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 维护产业竞争力并创造就业机会
-

政府持续致力于加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领域的生产性融资渠道。这两大行业不仅是经济的核心支柱,更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阵地。
农业部门仍面临生产力停滞、投资不足及农民代际更替乏力等挑战,这些问题可能危及粮食安全。与此同时,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鞋类和家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承受全球竞争加剧和出口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
政府为此启动两项优先信贷计划:一是农业机械设备信贷(Alsintan),旨在强化农业机械化与生产效率;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用于支持企业运营资金、维护产业竞争力并稳定地区就业。
农业机械设备信贷(Alsintan)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两项信贷计划由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委员会统筹实施。该委员会还协调管理多项生产性领域融资方案,包括人民商业信贷(KUR)、蔗农专项信贷计划(KUR)以及住房项目信贷等。
政府设定了在2025年发放20兆盾信贷的目标,预计将惠及两千至一万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截至2025年8月19日,农业机械设备信贷(Alsintan)投放额已达307.3亿盾,分配给43名借款人,其中南苏拉威西银行以178.5亿盾的投放额为主要渠道机构。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信贷资金利用达7440亿盾,已由12家分配银行确定347名预备受益人选。
为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资金的发放流程,政府已指定12家银行作为信贷发放机构,包括印尼国家银行(BNI)、印尼庶民银行(BRI)、印尼合作社银行(Bukopin)、Nationalnobu银行、巴厘地区开发银行(BPD Bali)、日惹特区开发银行(BPD DIY)、中爪哇地区开发银行(BPD Jawa Tengah)、北苏门答腊地区开发银行(BPD Sumatera Utara)、亚齐伊斯兰银行(Bank Aceh Syariah)、中加里曼丹地区开发银行(BPD Kalimantan Tengah)、万自立银行以及西加里曼丹开发银行(Bank Kalimantan Barat)。
当前信贷实际使用规模与政府准备的额度上限相比仍显不足。农业机械信贷(KreditAlsintan)的实施有望强化农业机械化、提升生产效率并支持粮食自给自足计划。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信贷资金则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营运资金与投资渠道,增强工业竞争力,保障经营可持续性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根据2025年第34号工业部长条例规定,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的受益对象为劳动密集型的个体经营者或企业实体。涉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成衣、皮革及皮革制品、鞋类、家具和/或玩具制造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信贷(KIPK)借款人单笔贷款额度可在5亿盾至100亿盾之间。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为发放银行利率/利差与政府5%利息补贴之间的差额。
要获得这项贷款,申请企业需满足三项条件:1)拥有可持续的盈利业务;2)具备至少两年运营经验;3)雇佣不少于50名员工,预计随着机器更新带来的产能提升,员工人数还会增加。
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Airlangga Hartarto)强调,设备更新对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速度至关重要。政府为此专门为纺织、鞋类、食品饮料、家具及皮革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投资信贷支持。
“如果机器得不到即时维修升级,无论是在能源使用方面还是在生产效率方面,竞争力都会下降。因此,政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制定了投资信贷计划。纺织品、纺织制品、鞋类、食品饮料、家具和皮革行业均获得长达8年的融资支持。”他解释道。
通过此项政策支持,政府期望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加速发展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此外,随着与欧盟等经济体签订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生效,相关产业有望重焕活力,进一步开拓日益扩大的出口市场。
农业和制造业的企业家应积极利用这一补贴信贷机会,支持政府振兴国民经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