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Maharaksa Biru Energi(OASA)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Indoplas Energi Hijau(IEH)与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CNTY)正式启动位于南坦格朗市Cipeucang地区的垃圾发电厂(PSEL)项目,总投资额达2.65兆盾。
该联合体已于2025年4月17日赢得项目中标确认书,并于5月5日由南坦格朗市长Benyamin Davnie正式颁发。
他声称,南丹格朗市将通过采用环保现代技术的这个项目,成为城市垃圾管理新标杆。他表示,PSEL项目计划,建设期为2年,准备期为1年。
因此,该PSEL项目预计2028年开始运营,2029年全面投产。该项目已被列入2016年第3号总统法令有关加速国家战略项目(PSN)的实行。
“这座废物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地方政府承诺改善南丹格朗市垃圾治理的证明之一。”
联合体负责人Bobby Gafur Umar称,Cipeucang垃圾发电厂将处理至少1100吨垃圾。
这座PSEL采用移动炉排焚烧炉(Moving Grate Incinerator,简称MGI)技术,能够减少南丹格朗市产生的所有垃圾。
Cipeucang垃圾发电厂将产生发电量23兆瓦(MW)。据他说,这座PSEL产生的能源是清洁电力。
此外,这个废物处理设施的过程遵循国际环保标准,确保不能造成环境损害,即碳排放、空气污染及异味问题。
“这座PSEL未来将成为能提升南丹格朗社区的生活质量的设施之一。此外,不仅为垃圾问题提供现代解决方案,但对提供可再生能源做出贡献。”
他说明,CNTY是一家在多个国家拥有废物处理经验的中国公司。
据他说,与CNTY的合作理念,将为期27年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方案,以建设工期三年。
他补充说,从一开始,将废物加工成能源就是公司业务的基础。据他说,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创造附加值,废物处理变得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废物处理能成为重大的收入来源。”(l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