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新药效果不理想
-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冯焕村
生命时报记者 李珍玉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药研发日新月异,特别是近些年小分子靶向药、抗体药物的加速研发,给疾病治疗带来无限可能。不过,一些患者和医生也反映,新药价格多比老药贵不少,但效果不一定比老药好。新药真的没那么“特效”了吗?
新药疗效褒贬不一
近年来,新药层出不穷,为医生和患者对抗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介绍,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推出了不少新药、好药。比如在应对家族遗传性或顽固混合型高脂血症方面,新降血脂药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有突破性疗效,已经纳入医保,每两周打一针,价格约300元;新降血脂药英克西兰也刚批准上市,用药频率降低到每半年打一针。心衰治疗方面,新四联药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列净类药物为新药,对心脏和肾脏能起到较好保护作用。
癌症治疗领域,新药的突破性成果也不少。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药吡咯替尼,可使乳腺癌脑转移缓解率接近75%,超过国外同类产品25~40个百分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药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可针对基因异常进行精准治疗。还有控血压新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等,通过对老药结构或剂型进行改良,不良反应减少,疗效有所提高。
不过,全球创新药物研发也面临产出不足或效果不一定优于老药的窘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2011~2020年,美国和欧洲批准的新药首要适应证中,只有不到一半疗效比现有疗法有所提高。德国科学家发现,制药公司往往不会将新药与市场上效果最好的药物进行比较,只是简单地与安慰剂或低剂量同类药物比对,长达数十年时间里,大部分上市新药效果乏善可陈。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者统计,过去10年间,瑞典药品管理部门审批的22款抗癌新药中,仅7种被证实对患者有疗效,15种疗效缺乏相关证据,且只有一款被证实既能延长患者寿命,也能提高生活质量。《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另一项研究显示,2011年至2017年期间,在德国(同时也在欧盟各国)获批上市的216种新药中,只有25%被认为具有较大附加益处,超过一半的新药(58%)无法证实对患者发病率、死亡率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存在额外益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冯焕村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对于新药的疗效,大家褒贬不一。有些新药临床价值或疗效比老药好,有些则不一定。根据《中国新药杂志》的一项研究,2020年,我国临床高价值新药占优先审批药品的1/5,突破性新药所占比例较少。
新药价格通常较贵。专家表示,为了鼓励研发,新药都有一定自主定价权。比如,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以前一支约达70万元,国家实施药品集采政策后,才降到3万~4万元;治疗法布雷病的瑞普佳,一年用药费用上百万元,被纳入医保后国家承担95%药品费用,一年也要6万元左右;心内科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一粒75毫克)和阿司匹林(一粒100毫克)药价分别为2元多和0.5元,制成复方制剂的新药后,一粒价格为9元多,提高到原来3倍以上。
为何难有“特效”
新药备受关注,不仅因为价格高昂,更在于患者对其在新适应证方面抱有特别期望。但为何新药很难有“特效”呢?受访专家分析,首先,有价值新药开发周期长、成本大,上市既慢又难。国际上,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通常要10~15年时间。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研发研究中心数据,目前开发一款新药平均成本为25.6亿美元(约合186.9亿元人民币),其中平均研发开支为14亿美元(约合102.2亿元人民币),同期由于临床试验失败、研发时间长导致的投资损失约11.6亿美元(约合84.7亿元人民币)。新药研发本身就要花费巨大成本,所谓“特效药”则是新药中的翘楚,其研发到上市,更难一蹴而就。
其次,一些快速审批新药临床试验可能不充分。很多国家药品监管部门都有新药快速审批通道,涉及重大突破的新药与附条件上市的急需药品,如抗肿瘤药、罕见病用药、新冠疫情时期的疫苗、小分子药等。这些药物临床试验次数相对少,部分试验结果甚至是依据数据模型、人类生物标记物,而非临床患者。因此,相比于临床使用时间较长、安全性与疗效得到验证的老药,新药上市后在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被发现一些问题。
再者,有些新药重复开发多且缺乏突破性。部分新药是在疗效较好的药品基础上,稍微改变化学结构,相对投入少、安全性高、药企收益快,但疗效大同小异。比如抗菌素盐酸左氧氟沙星,集中采购后价格很便宜,有些厂家把盐酸替换,推出“创新药”乳酸左氧氟沙星,定价高出几倍。但显然,这类新药很难成为“特效药”。
最后,利益导向下或存在不合规情况。今年6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在“抗肿瘤创新药临床研究论坛”上表示,现在很多医生不做研究,把工作交由第三方公司,由未必具备足够医学研究能力的临床研究监查员或研究协调员操作。为使新药快速上市,中间很可能出现研究过程不严谨、数据不准确、评审却顺利过关的情况,临床药物试验的质量把控令人担忧。
提高“首创药”研发能力
两位专家强调,不管老药新药,一定要选对的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患者若应用老药有疗效,或对新药不耐受,可考虑继续使用老药。关键看医生的用药推荐,患者也要留意用药效果,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张海澄表示:“老药新药都有好药。新药是否比老药好,要看临床证据,做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除了安慰剂,还应与现有有效药物对比,除了是否缓解症状、改善指标,还要重点观察能否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等远期效果。”
药厂应结合临床需求,在用药效果较差或无药可治的领域多下功夫,聚焦新靶点、新机制的“首创药物”研发能力,制定优先药发展战略,比如把重点放在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药方面,多研究常见病、多发病、有影响的慢病。根据《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2021年我国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仅占0.1%和2.9%。冯焕村建议,未来应加强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新药研发。
国家可继续出台创新药激励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减少重复研发和投入。药价方面,医保政策应向真正有创新价值的药品倾斜,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临床试验管理方面,需确立权威的第三方数据核查机构,从立法、验收、监督等各环节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杜绝代劳、作假问题。此外,应加强新药上市后的再评价,对于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较大的新药,优化退出淘汰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