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医师 张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检查设备的不断迭代更新,都使疾病能够更早被发现,尤其是癌症的诊断越来越能够做到“早诊早治”。 但目前,“癌中之王”胰腺癌总的5年生存期仍徘徊在10%左右。生存期短、手术复杂、切除器官繁多、术后恢复慢、吃药多等,都是患者和家属头疼的问题。胰腺癌这类“大手术”后的康复,难在哪里?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胰腺癌术后恢复的相关问题。
1. 胰腺到底藏在哪儿?胰腺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交通枢纽”,位置在腹腔内脏器的核心区域,四周围绕着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胃、空肠、结肠等重要器官,同时胰腺还“趴在”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血管上方。可以认为,胰腺处在一个“首脑”的地位。
当出现上腹部饱胀隐痛、黄疸、消瘦、脂肪泻、腰背部疼痛不适,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2.胰腺癌手术有哪些方式?按照部位不同,胰腺癌根治手术方式选择也不相同。比如胰腺头部和钩突癌往往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部癌可以选择胰体尾根治性切除术,其他的手术还包括全胰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因此,胰腺癌手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操作最复杂、创伤大、风险高的手术之一。
此外,胰腺外科手术后引起的创伤应激、消化器官的缺失、消化道的重建以及术后并发症,都会对胰腺癌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很多患者会因此忧虑。
3.胰腺癌术后如何快速康复?目前,疼痛已经被世卫组织列为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人们生活质量重要的评分标准。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先面对和惧怕的现实。
虽然微创手术的小切口已减少不少痛感,但还是困扰着不少患者。手术中,麻醉师会根据不同胰腺手术特点,给患者使用不同种类的镇痛泵,来维持疼痛处于相对低的状态。一般术后48小时,镇痛泵取走后,患者会有一过性镇痛戒断症状,疼痛加剧。这时可选择使用一些口服止痛药缓解,保持轻微疼痛即可,不必追求过度的止痛,反而不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刀割样疼痛、撕裂样疼痛、进食后绞痛伴有出冷汗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呼叫医生,切莫自行止痛处置,以免贻误病情。
4. 胰腺癌术后怎么吃?由于肿瘤本身导致食欲不佳、代谢异常,再加上手术造成的消化道功能负担,胰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很高。术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主要是以“小肠—胃—大肠”的顺序逐步恢复,大约3~5天,因人而异。胰腺癌手术后进食的总体原则是少食多餐,适当保持饥饿感。术后逐步恢复饮食、正确及时地补充营养,能够增加热量摄入,减少体重下降和蛋白质丢失。
进食的方式应采取“流质—半流质—固态饮食”阶梯递进,可以从喝一点温水开始,慢慢过渡到果汁、酸奶、肠内营养制剂,吃一些面条、粥、鱼汤、蒸蛋等,最后恢复正常饮食。
由于胰腺这一重要的消化液分泌器官被部分或全部切除,部分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比如高脂饮食后排出不成形、油腻的、恶臭的粪便(脂肪泻),并伴有腹胀等症状。此时可以适当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机体消化蛋白质类食物。
5.术后不是首选静卧休养吗?很多患者认为,这么大的胰腺手术,肚子上有这么多管子,是不是手术后要多躺着休息?答案是否定的,这不仅会导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坠积性肺炎的形成,也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恢复。
一般胰腺癌术后平卧6小时后就可以把床头抬高一些,使患者身体处于半卧位,这样既有利于引流管的通畅,也能减轻腹壁的张力,有利于患者深呼吸。术后第一天,患者应开始在床上慢慢翻身、活动手脚,根据情况可以坐起,家属可以逐步鼓励患者开始下地活动。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吻合口生长和消化道功能恢复。此外,手术后的患者要多进行深呼吸锻炼,每天做1~2次雾化吸入,勤拍背咳出深部的积痰,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如果患者下地运动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出冷汗等严重症状时,还是要及时呼叫医务人员进行观察,小心肺梗塞的发生。
6.胰腺癌术后出现并发症怎么办?胰腺癌手术后难免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胰瘘、胆瘘、乳糜瘘、术后出血、腹腔内感染、胃排空延迟等。
就最常见的胰瘘而言,首先手术前要适当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黄疸、纠贫血、补蛋白,可以降低术后胰瘘的风险。其次,手术中胰肠吻合口的吻合方法和吻合质量是减少胰瘘的关键。第三,对有发生胰瘘高风险的患者,术后适当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进一步降低胰瘘风险。
胰腺手术后腹部引流管内的引流物,我们提倡“一看其色,二观其量,三闻其味”,比如引流管内出血,“鲜红热血”要考虑腹腔出血,如果闻到大便味道,要考虑结肠瘘的可能。这些信号患者也需要了解,第一时间知晓,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早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