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炎症性肠病亚专业组主治医师 李玉玲 □副主任医师 刘 嵩
 
临床中,腹痛、拉肚子是很常见的症状,也常被大家忽视。不过,一旦开始排出黏液脓血便(大便带有黏液或呈黏冻状),就需警惕了,这可能是因为结肠,甚至是从肛门到全结肠出现了炎性改变,发生了糜烂、溃疡。
近十几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就诊患者逐渐增加,已列为肠道癌前病变,因其难诊难治,常被称为消化科的“绿色癌症”。该病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逐渐恶化,而非突发,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通常,溃疡性结肠炎是反复发作,且急性期与缓解期常不断交替。急性期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特点是里急后重,即先出现下腹部不适、肛门坠胀,十分想如厕,但又无法一泄为快;严重者可伴随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情况,也可有肠外表现,比如关节痛,多为一过性游走性疼痛;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等皮肤表现,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甚至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下消化道出血,以及癌变,必须及时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易复发,目前已知过度疲劳、感冒、全身性感染、食物过敏、精神创伤、甲亢等可诱发急性期出现或使病情加重,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药物、手术控制病情,使其进入缓解期。症状缓解后,患者仍需长期用药维持,以防复发,自行停药很可能会复发。
数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在我国多发于20-49岁人群,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因此,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自己又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便,且超过6周,需警惕溃疡性结肠炎,尽早去医院就诊。在常规体检中,血红蛋白水平低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粪便检查、肠镜检查有助确诊。已确诊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可增加结肠癌发病风险,病变累及全结肠或病程漫长者,须警惕癌变可能,定期复查。▲